fbpx

银行永远不会告诉你的小秘密 – 使用多个银行

Date Published: 21 March 2021

银行永远不会告诉你的小秘密 – 使用多个银行

银行是企业,目标是赚钱并成为该行业的领先品牌。这是与大多数其他企业的目标相同,归根结底,它们都是很注重销售的。

因此不用说,他们不太可能为您提供涉及使用多个银行的建议。以下有两条提示是银行不会告诉你们的 Image

提示1:情侣/夫妻的收入应该分配到不同的银行

近年来,新西兰储备银行对银行实施了许多规则,尤其是关于房屋贷款。这些规则有几个目的。

其中一些措施,例如LVR限制措施,是为了阻止2008年的金融泡沫再次发生。向房屋提供100%(或更多)贷款的日子已经不存在了。

还有 Responsible Lending Code 是为贷方指定的指导方针,执行更为严格的贷款标准。银行计算按揭利率为7.5%,这是考虑未来的利率上升。他们还假设出租物业有25%的空置,这允许一些空缺和其他费用,例如维修和保养。

以上这些规则对于在一些间于灰色地带或复杂的申请更为严格,因为他们仅仅在银行满意的边缘,例如:

  • 不良信用记录(即使是旧的)
  • LVR借贷> 80%
  • 严重依赖租金收入或政府补助来获取收入

对于这类型的申请,银行只能接受一定数量,他们也不想以给灰色地带贷款而闻名。

银行如何决定是否提供贷款给这类型顾客?

比引进新客户银行更愿意向现有客户提供贷款。他们掌握了有关现有客户的更多信息,并且更有能力做出明智的决策。

什么才是“现有银行客户”?

如果您的薪水存入自己的一个帐户,则银行将自己视为“您的主银行”。我知道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刚刚发现了漏洞……为什么不现在就把收入存到另一家银行?要注意的是,银行证明收入至少需要存入3个月(有时是6个月)。不要以为今天把你的收入存到另一个银行,明天就可以成为现有客户。

我应该和我的伴侣在同一家银行开户吗?

我的建议是如果您以后想要买房的话,最好与您的伴侣各自把薪水存进不同银行。您仍然可以拥有一个联名帐户,然后将支出资金转入一个帐户。也许将您的个人支出放在另外一个银行来真正表明您是现有客户。

通过这种策略,您现在拥有2家银行视为您为“现有客户”。如果您遇到一些贷款政策的限制,他们可能会对您宽容一些。贷款顾问可以告诉你那一间银行的申请可批性会高。无论哪种方式,采用这种策略,您成功获胜的几率都会加倍。

提示2:您的公司帐户和房屋贷款不应该在同一家银行

企业里会有很多事情发生,所以银行有专门团队职责是监视业务活动。这看似专横,但试想一个问题:如果您向某人借了很多钱,难道你不想知道他们的状况?

很多顾客在他们业务下滑时使用 ”循环信用- Revolving Credit” 可用限额。他们可能有2万或3万(通常更多),可以作为一个缓慢的月份或季度的缓冲。但是,如果银行认为那笔贷款会给他们的客户带来错误的决定,则有权取消这个额度。什么时候最有可能发生?当生意不好的时候!恰好在企业需要现金时!

这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对于您的财务而言,这仍然是一种谨慎的安全措施。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们的一个客户有一个30万的循环信贷,他们过去经常用这个额度为其公司的缓慢月份提供资金。有一天他登录银行时发现循环信用额度限制取消了。当他向银行查询时,银行说他们收到其公司缓慢季度的提醒,所以他们决定取消循环信用额度。银行的决定可能是觉得风险过高,或是当下的银行政策。后来,他从另一家银行获取新的贷款且恢复循环信用限额。

概括

提示1:如果您是首次购房者或可能以不到20%的存款购买房屋,请考虑将您和伴侣的薪水存到不同银行。当您需要贷款,您会有更多选择。

提示2:考虑将您的商业银行和房屋贷款放在同一家银行是否是一个明智的主意。

Related Articles

银行如何计算我是否负担得起投资物业?

拥有出租物业是新西兰人的普遍梦想。我们中的许多人都设想退休后会拥有几个或更多的永久业权财产,每周都会带来大量的钱来补充我们的养老金。

Read More

我可以购买投资物业吗?

99%的新西兰人的梦想和目标是拥有房产。一旦实现了,人们通常就开始转向购买其第一笔投资物业。

Read More

物业投资规则的变更

在3月23日政府宣布了对房地产市场规则的政策更改。这些新规定的目的是减少房地产投资者的融资渠道,以便为首次购房者提供更多机会。

Read More

首次住房贷款 vs 首次住房补助

之前,我们已经研究了First Home Grants和KiwiSaver之间的区别。另一个经常引起混淆的配对是“首次购房贷款”(以前称为“Welcome Home Loan”)和“首次购房补助”(以前称为“HomeStart Grant”)。它们都由新西兰住房协会(房屋局)经营,但实际上有很大的不同。

Read More